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,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后浇带。
包括基础外墙、基础外墙设置的后浇带,后浇带侧面安装快易收口网和遇水膨胀止水条,其特征在于:在基础外墙(3)的后浇带(6)外侧部位设置混凝土导墙(2),在导墙(2)与后浇带(6)之间增设一道内填充挤塑聚苯板的隔离缝(7),在导墙(2)中间设置伸缩逢(1)、伸缩逢(1)中部横向设置橡胶止水带(10),外墙(3)与导墙(2)内设置钢筋结构架。
与现有技术相比,具有缩短了基坑降水时间、缩短工期、消除了深基坑带来的安全隐患、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等优点。
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技术领域涉及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,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后浇带。
近年来,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,高层、超高层、大体量的工程越来越多,后浇带的应用随之频繁出现。
后浇带一般按用途可划分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。
无论伸縮后浇带,还是沉降后浇带,其保留时间均较长。
当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,采用传统的后浇带留设方式,后浇带必须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。
这就要求持续进行降水,保证地下水位保持在基础以下,在主体结构完成并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,才能停止降水。
当建筑物主体施工时间较长时,势必会大大增加降水费用,增加工程成本;基础工程长时间暴露于室外,由于昼夜温差较大,基础外墙易产生伸縮裂缝;基础完成后,不立即进行回填土对于深基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;同时,基础土方不回填,将影响后续其他工序的施工,影响工程工期。
实用新型内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:克服了传统后浇带降水费用高、外墙易产生裂缝、深基坑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工程工期等不足,提供可以对地下水进行超前止水,基础完成后即可进行外墙防水、回填土等后续工作,可根据工程需要,随时停止降水的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。
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该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,包括基础外墙、基础外墙设置的后浇带,后浇带侧面安装快易收口网和遇水膨胀止水条,其特征在于:在基础外墙的后浇带外侧部位设置混凝土导墙,在导墙与后浇带之间增设一道内填充挤塑聚苯板的隔离缝,在导墙中间设置伸縮逢、伸缩逢中部横向设置橡胶止水带,外墙与导墙内设置钢筋结构架。
隔离缝与外墙外侧钢筋之间绑扎外墙钢筋垫块、导墙内侧钢筋与隔离缝之间设置砂浆垫块。
钢筋结构架包括导墙内侧钢筋和导墙外侧钢筋,及外墙外侧钢筋。
在基础外墙后浇带部位增加混凝土导墙,导墙中部留设伸缩缝,伸缩缝中部设置橡胶止水带,在工程主体施工期间,该导墙既可以防水,又可以自由伸缩,不影响基础外墙防水、土方回填等后续工作。
由于导墙内侧不易支设模板,在导墙与外墙之间增加一道隔离缝,隔离缝采用挤塑聚苯板填充,隔离缝起到了导墙内侧模板的作用。
为保证导墙内侧钢筋保护层厚度,在内侧钢筋上绑扎砂浆垫块。
为保证外墙外侧钢筋的保护层,采用短钢筋作为保护层,同时起到挤塑聚苯板隔离缝支撑件的作用。
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:在基础外墙后浇带部位增加混凝土导墙,导墙中部留设伸缩缝,伸缩缝中部设置橡胶止水带,在工程主体施工期间,该导墙既可以防水,又可以自由伸缩,縮短了基坑降水时间,降低施工费用;降低因地下室暴露期间昼夜温差产生结构裂缝的概率;同时,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后,可以进行砌体等后续工序的施工,更加合理的进行工序穿插,缩短工期;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外墙防水、土方回填工序,消除了深基坑带来的安全隐患;基坑及时回填增加了主体施工的施工场地,为文明施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;其降水时间大大缩短,抽水量大大降低,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。
图1是基础外墙立面示意图;图2是图1的A-A剖视结构示意图;图3是钢筋结构架示意图。
图1-3是佳实施例。
其中:l伸缩缝2导墙3基础外墙4遇水膨胀止水条5外墙钢筋垫块6后浇带7隔离缝8快易收口网9导墙砂浆钢筋垫块IO橡胶止水带ll导墙内侧钢筋12导墙外侧钢筋13外墙外侧钢筋。
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l-3对做进一步说明:参照图1-3:该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,由伸縮缝1、导墙2、基础外墙3、遇水膨胀止水条4、外墙钢筋垫块5、后浇带6、隔离缝7、快易收口网8、导墙砂浆钢筋垫块9、橡胶止水带IO、导墙内侧钢筋ll、导墙外侧钢筋12、外墙外侧钢筋13组成。
后浇带6侧面安装快易收口网8和遇水膨胀止水条4,在基础外墙3的后浇带6外侧部位设置混凝土导墙2,在导墙2与后浇带6之间增设一道内填充挤塑聚苯板的隔离缝7,隔离缝7与外墙外侧钢筋13之间绑扎外墙钢筋垫块5、导墙内侧钢筋11与隔离缝7之间设置砂浆垫块9,在导墙2中间设置伸缩逢1、伸缩逢1中部横向设置橡胶止水带10,外墙3与导墙2内设置钢筋结构架。
钢筋结构架包括导墙内侧钢筋11和导墙外侧钢筋12,及外墙外侧钢筋13。
施工方法及过程如下:a、根据工程图纸,在基础外墙3后浇带6部位的外墙外侧钢筋13上绑扎短钢筋垫块5,钢筋垫块5同时起到对隔离缝内挤塑聚苯板的支撑件的作用;b、在导墙2与外墙3之间增加一道隔离缝7,隔离缝7采用挤塑聚苯板填充。
隔离缝7起到了导墙内侧模板的作用;c、在挤塑聚苯板与导墙之间绑扎15mm厚砂浆垫块9作为导墙钢筋保护层垫块;d、根据工程图纸,绑扎导墙内侧钢筋ll;e、导墙中部留一道30mm—40mm宽的伸縮缝l,缝内采用挤塑聚苯板填充;若后浇带为伸缩后浇带,缝宽40mm;若后浇带为沉降后浇带,缝宽30mm;f、在伸縮缝中间设置一道300mm宽的橡胶止水带10;g、根据工程图纸,绑扎导墙外侧钢筋12;h、外墙后浇带部位采用快易收口网8支设模板,后浇带导墙与外墙同时浇筑混凝土;i、基础结构完成、地下室外墙隐蔽工程验收后,立即进行外墙防水、土方回填等后续工序的施工,停止降水时间应根据上部荷载大于地下水的浮力确定;j、在主体完成后,可以浇筑后浇带时,清理后浇带处混凝土,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中间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4;k、后浇带6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,其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,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,立即覆盖塑料薄膜、毛毡,对该处膨胀混凝土进行养护。
1、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,包括基础外墙、基础外墙设置的后浇带,后浇带侧面安装快易收口网和遇水膨胀止水条,其特征在于:在基础外墙(3)的后浇带(6)外侧部位设置混凝土导墙(2),在导墙(2)与后浇带(6)之间增设一道内填充挤塑聚苯板的隔离缝(7),在导墙(2)中间设置伸缩逢(1)、伸缩逢(1)中部横向设置橡胶止水带(10),外墙(3)与导墙(2)内设置钢筋结构架。
2、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,其特征在于:隔离缝(7)与外墙外侧钢筋(13)之间绑扎外墙钢筋垫块(5)、导墙内侧钢筋(11)与隔离缝(7)之间设置砂浆垫块(9)。
3、基础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,其特征在于:钢筋结构架包括导墙内侧钢筋(11)和导墙外侧钢筋(12),及外墙外侧钢筋(13)。